子時初啟,亥時未央,十二時辰輪回不止,白晝與黑夜交替更迭。當亙古不變的時光遇上國慶假期的堅守,電建工匠們以無聲的誓言,立于崗位之上。無論是晨曦微露,還是夜幕低垂,白晝更迭之間,分秒變化之間,總有他們忙碌而堅定的身影,默默織就一幅幅動人的勞動畫卷……
晨曦炊煙:喚醒工地的第一縷香
華東大地,凌晨4點半,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工地還沉浸在一片寧靜與清涼之中,工人食堂的煙囪已悄然升起裊裊炊煙,仿佛在這寂靜的清晨點燃了一盞溫暖的燈火。
李曉麗,這位來自東北的工地廚師,早已開始了她的忙碌。
李姐不僅有著東北人特有的豪爽與熱情,更做得一手精湛的面食。案板上,面粉飛揚,她手法嫻熟地揉面、搟皮,每一個動作都透著東北人的利落與干練。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潤的面團在她手中變成形態各異的饅頭和包子。她的面食手藝,仿佛帶著東北風的豪邁,成為了工地食堂里一道獨特的風景。
“要說辛苦,工友們才是真的辛苦,早出晚歸風吹日曬,我的任務就是從早餐開始為工友注入每日第一份能量,讓他們戰斗力滿滿。”那一刻,放入蒸籠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的包子,更是對工友一份沉甸甸的關懷與溫暖。
鍋里熱氣騰騰,蒸籠里的饅頭、包子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灶火跳躍,熱騰騰的小米粥醇厚而綿長,香氣在空氣中輕盈地舞動,如同一首無聲的晨曲,吹響新一天奮斗與拼搏的號角,喚醒著沉睡中的建筑“巨人”。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小小一方灶臺,連通著大江東項目搭橋建路的“戰場”。對于很多有志人士來說,入職從業就是要深扎現場、以身踐行報國的錚錚誓言。但有更多像李姐一樣的人,走到了灶臺前,在鍋碗瓢盆的戰位上,為強企事業默默作出自己的貢獻。
黃昏不輟:余暉中的堅守
夕陽西下,余暉如細碎的金箔,輕灑在每一個忙碌的身影上,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有著一張黝黑的笑臉、一副健壯魁梧的身軀,著一身質樸沾滿灰塵的粗布衣服的“老孫”。
50歲的老孫全名孫得星,安徽人,是大江東項目安全文明施工隊的靈魂人物,他無所不能,是工友們公認的“全能王”。從電路鋪設到機械維修、從開灑水車到開叉車、從安全監督到溝通協調,無一不精。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老孫,項目部斷網了,你下午跟著我一起看看吧……”
“老孫,營地3號樓斷電了,你去排查一下……”
“老孫,灑水車來一下B匝道把現場沖洗一下,下午有檢查……”
“老孫,開叉車把鋼筋廠不用的零星材料都挪倉庫去……”
這樣的呼喚,幾乎每天都會在工地上響起。老孫總是微笑答應,他從不言苦,也不言累。
“我跟著水電五局干活有八年了,從以前的風情大道項目開始我就在這了。我喜歡搞電,就愛好這個。你看咱們營地的這4號樓、食堂、施工現場的電全是我接的。我自己也買了很多工具,電焊機、角磨機、發電機這些我都有,包括現在我每天都會抽出半個小時去跟現場的師傅學習‘氣電焊’……”聊起“電”,老孫有說不完的話。
“擇一事而終一生”是老孫的人生信條。八年的光陰,老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何為真正的“平凡中的偉大”。余暉中,老孫又被叫走了,他的身影仿佛與夕陽融為一體,成為了這片工地上最美麗的風景。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他們或許不被所有人看見,但不意味著他們不存在。老孫的故事,就像那永不落幕的黃昏,雖不耀眼,卻勝在溫暖持久。
夜幕星光:匠心不眠夜
初秋的晚風,攜著絲絲涼意拂過。當大多數人已沉入夢鄉,大江東項目C、E匝道施工現場在一片黑暗中泛出點點星光,機械的轟鳴聲也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
一座橋梁,在連接城市之前,留下名為責任的腳印。剛下過雨的工地還有些泥濘,這已經是項目生產管理部的賈書祥第20次往返C匝道作業面了。“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凌晨6點算起的話,C、E匝道兩個作業面我來回大概要跑60趟。”話語間,他剛完成澆筑混凝土坍落度的檢測。
今晚的施工任務有些艱巨,要完成兩邊匝道三根55米的樁基施工。每一根樁基的澆筑都關系到橋梁的穩固與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賈書祥深知這一點。從鉆孔、鋼筋籠安裝、灌注……他以匠心守護著每一個細節,確保每一道工序都精準無誤。
“每次檢查驗收我都是突擊去,你不能告訴他們,不然他們有所準備做出來的就是好的,就是要他們猝不及防。”與工人斗智斗勇,賈書祥經驗老到。
當被問及這份工作是否辛苦時,賈書祥是這樣說的。“就拿岱山項目來說,那是我畢業后來水電五局參建的第一個項目,項目建成以后,我看著那條隧道、走在那條路上,你根本回想不起來期間上的夜班、節假日回不了的家,只有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美好的東西皆由勞動創造。該項目的建成將作為杭州錢塘區的骨架道路之一,是杭州市錢塘區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對貫徹落實“長三角洲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浙江省“交通強國、交通強省”發展戰略,構建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加快杭州城市發展,推動杭州都市經濟建設統籌區域城鄉交通運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金秋十月,舉國同慶;愛國之情,千姿百態。電建兒女,堅守崗位,用奮斗獻禮國慶,用建設“筑”福祖國。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