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施工建設中的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也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
引江補漢工程從長江三峽庫區引水至漢江丹江口水庫下游安樂河口,輸水線路總長194.7千米,多年平均調水量為39億立方米,可有效提高漢江流域的水資源調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調水量,提升中線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工程由南向北依次穿越宜昌市夷陵區、襄陽市保康縣、襄陽市谷城縣、十堰市、丹江口市。
工程建成后,將把南水北調工程與三峽工程兩大“國之重器”緊密相連,進一步打通長江向北方輸水通道。連通長江、漢江流域與華北三地,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
據了解,引江補漢工程于2022年7月開工,設計總工期108個月。眼下,建設者們正克服沿線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等困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建設正加速推進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開工2年以來,不斷加快工程進度。目前,20個工作面正在不間斷施工。
總臺央視記者 李琳:今天,我們來到了南水北調中線的引江補漢工程。我現在是在湖北宜昌夷陵區霧渡河鎮的施工現場,我身后的洞口就是正在掘進中的6號隧洞。通過航拍畫面能看到,在洞口附近配套的有一個廢污水處理站,還有一個綜合加工廠生產支護隧洞需要的鋼材構件,此外還有一個混凝土拌和站提供建設隧洞的混凝土等。
那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像這樣的支洞施工現場在工程全線一共有25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輸水隧洞不是從山體這側通往那一側就可以嗎?為什么需要25條施工支洞呢?大家來看這樣一張圖,圖上可以看出,工程取水口在三峽水庫的庫區,出水口在漢江。全長194.7公里全部都是在山體內部,就是這一條線。那大家再看這里,在這條線的左右兩側,還像蜈蚣一樣延伸出很多條支線。那其實這就是主洞和支洞的關系。這里有一個立體沙盤,我們可以看得更直觀。比如現在升起來是3號洞,先打一條洞進去,到了主洞的位置之后就可以往前往后兩個方向同時作業。而25條施工支洞就可以有幾十個作業面同時開工掘進,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工程的進度和效率,實現了長洞短打,使我們的大國工程早日成為現實。
一個工程有這么多工作面,怎樣實現更好協同管理呢?這就不得不介紹到這個工程的另外一個亮點了,那就是數字孿生。這里就是項目部的數字孿生智能建造中心,我此刻仿佛置身于一個科技感十足的指揮中心,這里可以對隧洞掘進進行實時監測,并及時進行預報預警,一排排大屏幕上實時呈現著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真正實現了“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局”。
我們挑幾個細節來看一下,這個屏幕上我們看到現在工程進度是857.1米,物料使用量是什么情況,以及安全風險提示有哪些;在這個屏幕上可以看到3號隧洞施工的實時監控畫面,而在數字孿生系統里,陽光隧道里閃爍的紅色光點,就代表著正在隧道內工作的工人,能精準追蹤到每個工人的位置和狀態。而再看這個系統,全線25條施工支洞每條支洞的情況點進去也都可以看到細節。
另外工程全線各個點位布置了200多個實時監控畫面,通過滿屏的攝像頭,可以想象工程的20多條施工支洞正在同時忙碌著。在這里我不僅感受到大國工程的分秒必爭,也切實感受到科技讓我們的工程建設更加安全智慧和高效。
智能建造 讓“愚公移山”成為現實
再隨建設者的視角,看看智能建造將如何應用在隧洞建設中。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公司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管理一部工程處副處長 程球:工程施工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對于我們需要進入隧洞作業的同事來說,我手里這個橢圓形小盒子,堪稱他們的護身符,它的名字叫人員定位標簽。每一個橢圓形的小盒子,都是與工人實名制綁定的,進洞前佩戴在安全帽上,進洞后通過洞內定位基站實時數據傳輸,就可以知道我在洞內的具體位置。當出現緊急狀況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一鍵報警系統,和IP廣播系統呼叫救援人員,通知工友及時撤離,確保我們的人身安全。
山體隧洞施工掌子面鉆孔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與傳統的人工鉆爆法不同,如今我們有了神器助力,就是這樣的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三個大鐵臂同時揮舞,開巖鑿壁不知疲倦,原來一個掌子面需要18個人同時鉆孔,現在只需要3個人操作就能完成,而且還能實現邊鉆邊測、數據記錄和數據傳輸等信息化管理功能。
挖好隧洞之后,就來到了隧洞加固和支護環節,當隧洞圍巖地質條件較差時,就會用到大量的鋼筋網片、鋼拱架和超前小導管等鋼構件。以前需要大量工人在洞外加工焊接,而如今,在我們的綜合加工車間里,這些都可以交給我的機器人同事。您看,只需在終端輸入生產參數,即可實現批量化精準加工生產,各類鋼材的下料、剪切、彎曲、焊接等多項工序一氣呵成。過去一個綜合加工廠至少需要30人,現在只需要七八個人就能完成數控加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用新質生產力真正實現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的目的。
保護生態 綠色理念貫穿工程始終
引江補漢工程地處鄂西山區,工程通過采用綠色施工技術,把施工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引江補漢工程6號平洞的施工現場,開挖隧道時所產生的施工廢水,正不斷通過管道,輸送到洞口旁的磁混凝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里。6號平洞直徑超12米,向前掘進過程中,每天會產生近1500立方米的施工廢水,這些廢水里含有懸浮物、石粉、污泥等物質,直排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眼下,借助磁混凝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廢水經過初級沉淀、混凝沉淀、過濾中和等處理后,可達到地方河流水質標準,實現變廢為寶,用于道路清掃、灑水降塵。
不管是污水凈化再利用,綠色發展理念已融入引江補漢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邊坡防護時,工程創新性采用植被生態混凝土技術,既保持了水土,也讓邊坡披綠、工地更美;拌和站采用全封閉式料倉,并配備智能噴霧降塵系統,24小時無人值守全自動智能化霧化噴淋,有效抑制粉塵顆粒物擴散,保護大氣環境;而工程沿線道路,則用太陽能LED路燈取代傳統路燈,實現節能降耗。
(總臺央視記者 王琰 梁麗娟 李琳 徐之昊 宜昌臺)
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2265525446220164&wfr=spider&for=pc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